活性粉末混凝土声屏障肋柱配合比设计方案

来源:声屏障信息门户网 作者:sooooob.cn 日期:2018-11-12 11:33:53   [ 打印本文 ]
核心提示:活性粉末混凝土声屏障肋柱配合比设计方案,为了满足客专和高速铁路声屏障工程的使用需求,根据结构和受力情况,并兼顾经济型考虑,需要设计两个强度的RPC材料以满足不同路段活性粉末混凝土声屏障肋柱的材料需求。

1 PC透明隔音板肋柱设计的材料要求。 

为了满足客专和高速铁路声屏障工程的使用需求,根据结构和受力情况,并兼顾经济型考虑,需要设计两个强度的RPC材料以满足不同路段活性粉末混凝土声屏障肋柱的材料需求:(1)RPC1强度要求稍低,抗压强度≥120MPa,抗折强度≥15MPa,弹性模量≥40GPa,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要求大于40MPa。(2)RPC2强度要求较高,抗压强度≥150MPa,抗折强度≥20MPa,弹性模量≥50GPa,拆模时的强度要求大于40MPa。两种RPC材料同时需满足抗氯离子渗透性和抗冻性,以保证结构的耐久性。根据RPC混凝土耐久性能指标要求:抗冻等级大于F500级,电通量小于40C;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要求不大于0.06%;以此3项指标为基准,兼顾经济性,进行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。 

2 原材料。 

结合TB10424-2010《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》要求。经过试验筛选,确定了配制RPC材料用原材料如下:水泥选用太原市广厦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.0 42.5普通硅酸盐水泥,实测28天抗压强度为51.4MPa。细骨料(石英砂)选用山西省忻州市金鑫建材公司生产的石英砂,分粗粒径石英砂(1.0~0.63mm)、中粒径石英砂(0.63~0.315mm)、细粒径石英砂(0.315~0.16mm)及超细粒径石英砂(0.16mm以下)四个粒级。复合掺合料选用RPC专用复合掺合料,SiO2含量大于85%,活性指数高于120%。外加剂选用RPC专用化学增强剂,减水率不得低于29%,碱含量不得大于3.5%,含气量小于2%,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混凝土外加剂》(GB 8076-2008)、《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》(GB 50119-2013)、《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》(JG/T 223-2007)的规定;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用化学增强剂,并应与所用水泥及复合掺合料的适应性能良好。钢纤维选用RPC专用钢纤维,实测检验抗拉强度为3220MPa,直径为0.21mm,长度为13.20mm。拌合水为饮用水。 

3 养护制度与强度试验方法。
依据探索试验的研究结果选取养护制度,采取自动蒸汽养护系统进行养护,养护程序:静停6小时后缓慢升温至80℃,恒温时间72小时后缓慢降至室温。肋柱脱模后洒水养护3天,保持产品表面的湿润状态。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依据GB/T 50081-2002《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》相关试验方法进行。根据14d强度及弹模,优选出RPC材料的配合比。 

4 配合比的设计与优化。 

(1)针对RPC130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要求,共设计了11个配合比,如表1所示。 

(2)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、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作为确定RPC130配合比的评价指标,并考虑到经济性进行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配合比筛选。根据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要求,要求拌制出来的RPC混凝土拌合料塌落度不大于180mm,要求拌合物的密度介于2400Kg/m3~2500Kg/m3之间;根据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要求,对表1中RPC配合比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,选取RPC7作为RPC130最终配合比。针对这一配合比进行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,实测RPC130抗压强度:138.3MPa ,抗折强度:18.1MPa弹性模量:48.7GPa,混凝土30h拆模时抗压强度为81.8MPa,抗冻等级>F500,电通量试验结果为0C,均满足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相关要求。 

(3)针对RPC160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要求,共设计了10个配合比,如表2所示。 

(4)同样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、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作为确定RPC160配合比的评价指标,并考虑到经济性进行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配合比筛选。根据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要求,要求拌制出来的RPC混凝土拌合料塌落度不大于180mm,要求拌合物的密度介于2400Kg/m3~2500Kg/m3之间;根据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要求,RPC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160MPa ,RPC抗折强度不小于22MPa,RPC弹性模量不小于50GPa,RPC6、RPC7、RPC9和RPC10四组符合要求。综合考虑经济型因素,选取钢纤维掺量较低的RPC6作为最终配合比。针对这一配合比进行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,实测RPC160抗压强度:178MPa ,抗折强度:23.2MPa弹性模量:51.4GPa,混凝土30h拆模时抗压强度为152.8MPa,并且抗冻等级:>F600,电通量为0C,均满足相关的要求。 


标签: 顶部

上一篇:高速公路声屏障设计理念
下一篇:公路声屏障工程和铁路声屏障工程全国行业标准收集
声屏障信息门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① 凡本网注明"作者:声屏障信息门户网 sooooob.cn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为"声屏障信息门户网 www.sooooob.cn"独家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"声屏障信息门户网 www.sooooob.cn"。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,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,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(18695712058 或 cnasc@qq.com 龚先生)。
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
© 2009-2013 声屏障信息门户网 版权所有 | 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合作伙伴 | 会员条款
商务合作:18695712058 龚先生 | 中国最专业的交通噪声综合治理门户网
福州音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| 闽ICP备09000716号 | XML